生活服务

详情页设计 白崇禧为何不起义?不是不想,跟傅作义、程潜、张治中一比就懂了

发布日期:2024-09-11 08:16    点击次数:97

详情页设计 白崇禧为何不起义?不是不想,跟傅作义、程潜、张治中一比就懂了

白崇禧为何不起义?不是不想,跟傅作义、程潜、张治中一比就懂了

在国军起义名将中,最有影响力的大致有三位。其一是程潜,资格老,是国民党的绝对大佬之一,起义后来北京时,连咱毛主席都亲赴车站迎接。

其二是张治中将军,当年的黄埔四凶之一,堪称蒋介石的左膀右臂,两次国共谈判时,他都是国民党方面的首席代表,起义后直接影响了陶峙岳将军,促成了新疆起义。

其三是傅作义,国军里最能打的名将之一。虽不是蒋介石嫡系,也非国民党的元老,却愣是在派系林立,且几乎固化的国民党方面,拼杀出了属于自己的一个派系——当然,也有人说是,他取得了“晋系”。

但不论怎样吧,傅作义的名气显然是三人中最大的,不但自己能打,手下悍将也很多,比如陈长捷、董其武、孙兰峰等。而他手里的精锐第35军,还有桂系的第7军(钢军、狼兵),跟蒋介石那五大主力,也几乎的齐名的。

换句话说就是,在解放战争中给咱制造大麻烦的,其实就是蒋介石、白崇禧和傅作义这三人——为啥?手里有精锐啊!不信?

蒋介石那五大主力被干掉,蒋介石就凄凉下野,然后去了台湾。傅作义的精锐第35军被全歼,傅作义才开始真正摆正态度认真谈判。白崇禧的那第7军覆灭后,小诸葛自此,也就成为了过往云烟。

不过话虽如此,也知历史无法改变,却还是有一个疑问:论资历,程潜能起义。论跟蒋介石关系亲密,张治中也能起义。论带兵打仗,傅作义依然能起义。

可为啥白崇禧却不起义呢?笔者认为:大致两点原因!

其一:失了天时、地利、人和

傅作义起义的最大筹码是啥?不是他手里的部队,更不是他手下的那些悍将,而是北平城!这点都无意义吧?因为咱毛主席当年,在痛批那些不配合傅作义工作的人时,曾说过一句话,如下。

“你们当中,有谁能有把20万大军调到北京城外的本事,让我们不费一枪一炮拿下北京城。如果不是傅作义,我们这些人还不知道现在在哪里开会!从今以后,没有傅作义部长签名的文件,一律视为无效。”

换句话说就是,傅作义若不是守北平城,换个其他的地方,估计都不会造成这么大的轰动效果。所以,哪怕傅作义的王牌第35军被消灭在新保安后,咱还是给予傅作义谈判空间,直至天津战役。

其实对于北平城,据国民党解密的史料,在抗战胜利后,就被视为新首都的首选。毕竟一个南京大屠杀,让许多人都认为,南京城“破了帝王气”,不宜再当首都了。故而主张迁都北平才是正理,奈何却被蒋介石一票否决了。

但不论怎样吧,北平城事实上相当于起到了傅作义“保护衣”的作用,也就是傅作义起义,占据了绝对的地理优势!

那么程潜呢?必然是天时啊,别忘了咱毛主席也算是程潜的学生。而张治中将军,明显是人和优势,网店装修早在黄埔军校时就跟周总理一起工作,在咱这边老朋友有许多。

明白了这两位起义的优势,再看白崇禧,是不是天时、地利、人和都没有?首先桂系的带头大哥是李宗仁,白崇禧是二当家的。若起义的话,似乎李宗仁发话更合适。可李宗仁却在离开前,只告知他:别跟着蒋介石去台湾。

其次,白崇禧手里可有硬筹码?没有吧,长沙?在程潜和陈明仁将军手里。广西吗?算是,且在争取白崇禧起义时,毛主席就表示过:可以让白崇禧带30万兵,解放军三年不进广西。但跟北平城一比,是不是重要度不够?

最后是人和方面,笔者之前分析过,白崇禧虽账目数字兵马有五十万,但实则能掌控的却仅有十几万的广西兵。在国民党大势已去,还想抵抗的前提下,谈人和?痴人说梦。

所以,白崇禧若真想起义,就只能在开打前,决不能学傅作义,搞边打边谈的模式。可惜白崇禧却还是错过了,那稍纵即逝的时机——白崇禧犹豫过,有过起义心思,且还有专门人员跟咱沟通,并非后来他去了台湾后,自我宣传的那样。

其二:毛主席的点评

笔者之所以,非要把傅作义、张治中和白崇禧并列,可不是笔者心血来潮,只因咱毛主席专门谈过这三人的起义问题。也就是说,是毛主席把这三人并列谈及的。

那时1949年时,苏联的特使米高扬来访问,谈过了许多重大问题,其中就有国军将领起义的相关问题。

毛主席第一个谈的就是白崇禧:“白崇禧部驻武汉,他向中共所在的三个驻地都派出代表进行谈判,我们已经与之达成了默契……”

也就是说,白崇禧动过起义心思,为何后来又不起义了?这就没人知道了——还是那句,绝不是他去了台湾后的那些说辞。

然后毛主席又谈起了张治中将军,说:“虽然他是蒋介石信任的人,但我们没有理由把他列入战犯名单……张治中要是把军队交给我们,那就可以考虑吸收他入我们的政权。”

显然关键点还是“军队”。但对傅作义毛主席却是不同的处理办法,说:“傅作义把军队交给了我们,我们仍然认其为战犯,如果他肯帮助我们改编这支军队,我们就有理由在人民的眼中为他洗清罪名。”

跟张治中将军一比,显然对傅作义的要求更高,毕竟傅作义起义的过程太过复杂,必然要“观其行”,这点都能理解。

那么对白崇禧呢?毛主席可谓态度坚决:“个别的国民党领导人,比如白崇禧,我们可能会利用他,不过要全歼他的部队!”

三位国军名将,三种态度!那么为何对白崇禧如此严厉?看看白崇禧的履历就明白了,自红军时期他就冲在前面,抗战期间还搞出过“皖南事变”。故而对白崇禧,就算再宽大,也不能失去原则和底线。

因此,咱虽一面争取白崇禧能起义或投诚,比如答应了白崇禧,释放被俘的桂系骨干成员夏威等人,并归还桂系的装备,一面看白崇禧的怎么做。结果白崇禧却选择了对抗。

白崇禧为何不能如傅作义、张治中一样,选择起义呢?不是咱不给他机会,而是白崇禧严重误判了形势,错过了最佳的起义时机。再说明白些就是,白崇禧过高的估计了自己,导致了其最终结局……

#深度好文计划#